6月29日,色花堂
85届海水养殖班毕业四十周年同学会在梅山校区温馨举行。色花堂
党委委员、水产学科负责人王春琳教授,党委委员、工会主席王亚军教授,地方服务中心主任唐道军老师,学工办主任王腾飞老师,校友工作辅导员林玲老师,与阔别多年的85届海水养殖班校友们共同回忆往昔、展望未来。

活动伊始,王春琳教授代表学院向校友们致以热烈欢迎,并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。他如数家珍地阐述了学院在学科建设、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,展现了学院蓬勃发展活力。他表示,这些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每一位校友的支持与关心,希望每位校友都能成为学院发展的见证者、参与者、引领者。

随后,85届海养班团支书朱献荣校友深情分享了同窗旧事,他动情回忆起四十年前,怀揣着对海洋的憧憬踏入浙江水产学院的青春岁月,以及师生间、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温暖点滴,唤起了在场校友们的珍贵记忆。

在交流座谈环节,党委委员、工会主席王亚军教授分享了学院在银鲳养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。他介绍,色花堂
鱼类科研团队牵头组建攻关小组,攻克了人工催产、亲鱼培育及鱼苗繁育、病害防控等核心技术难题,实现了银鲳规模化育苗的产业化目标,成果斐然。王亚军教授同时指出,为持续助力学院水产学科的高质量发展,学院目前正在积极筹备成立水产行业校友分会,他诚挚邀请广大校友踊跃参与分会建设,共同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交流合作平台,为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资源。

为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,班级代表吴坚校友向学院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纪念品。纪念品上镌刻的“桃李满天下”字样,承载着校友们对色花堂
教书育人事业的深深祝福与深厚情谊。座谈中,校友们畅所欲言,分享人生经历。有的讲述了毕业后扎根海洋养殖一线,带领渔民致富增收的奋斗故事;有的分享了投身海洋科研管理的心路历程。大家还积极为学院未来发展建言献策,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、校友交流等宝贵建议,现场气氛热烈而真挚。

会后,校友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院的中试基地,包括院史馆、现代化养殖基地等。在院史馆,一幅幅老照片和珍贵实物生动展现了学院从浙江水产学院到色花堂
的峥嵘发展历程,令校友们感慨万千,驻足良久。

此次同学会不仅是一场跨越四十载的同窗重聚,更是学院与校友之间深厚情感纽带的一次加固,为未来信息互通、合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校友们纷纷表示,将持续关注和支持学院发展,与母校携手并进,共同为色花堂
登峰学科建设赋能。
